乐安文化

乐安文化

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 >> 乐安文化 >> 正文

广饶县地域文化

发布日期:2019-03-12    作者:图书馆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
广饶县地域文化



广饶县是隶属山东省东营市的一个市辖县,位于山东省中部偏北,东营市南部。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°17′~118°57′、北纬36°56′~37°21′之间。行政区划代码370523。北连东营区,南靠淄博市临淄区,东与潍坊市寿光市接壤,东南与青州市相接,西面和博兴县毗邻,东北部濒临渤海莱州湾。

广饶县总面积1138平方公里,辖9个乡镇(街道),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,553个村(居),人口50万人(2012年)。广饶自秦设县,古称乐安、千乘、琅槐,是兵圣孙武故里、吕剧发祥地和齐笔原产地,被联合国地名组织评定为千年古县。


一、建制沿革

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后李文化时期,广饶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。

上古时代,今广饶县境属爽鸠氏的居地。

夏代至殷末,为季则艹氏、逢伯陵和蒲姑氏居地。

西周时,为姜太公封地--齐国的辖地。

春秋、战国时期,县境仍属齐国。

秦代属齐郡。

西汉始有广饶之名。

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置广饶县,此广饶县名之始。西汉时,今县境为齐、千乘两郡属地。据《汉书-地理志》齐郡领县十二,千乘郡领县十五。县境在齐郡者有广饶、钜定及利县的东部,在千乘郡者有琅槐及千乘的东部。因此,西汉时,今广饶县境为两郡五县之属地,即:南部广饶县、西部利县、中部钜定县属齐郡,东北部琅槐县、西北部千乘县属千乘郡。

王莽时,县境属建信郡。至东汉划入利、益、博昌三县,属乐安国。

三国时,县境属青州齐郡,归魏国所辖。

晋代,复置广饶县,属齐国。晋怀帝永嘉五年(311年) ,青州没于汉刘聪,东晋时,后赵石勒、燕慕容广鬼、后燕慕容垂相继占据。

南朝宋,刘裕曾于此置乐安郡,不久即入于北魏,仍为乐安郡,属青州。

隋代改称千乘。

五代时,梁、唐、晋、汉、周共53年,县境一直隶属于平卢军。

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年),罢军使,复称州,平卢军仍改称青州,县境仍属青州。宋高宗建炎三年(1129年),金兵占据青州后,县境被伪齐刘豫统治8年。

金熙宗天眷元年(1138年)改千乘为乐安,属益都府。

历元、明、清至民国初年,县名及境域均无变更。

1913年乐安县属胶东道。1914年因与江西乐安重名,复称广饶,1927年直属山东省。抗日战争时期,隶属清河行政区。      1945年8月,广饶县人民政府成立,隶属渤海行政区清河专区。建国后,先后归属渤海区清河专员公署、惠民专区、淄博专区、惠民专区。

1983年8月30日划归东营市。


二、兵圣孙武及孙武祠

孙子,名孙武,字长卿,亦称孙子、孙武子,春秋末齐国人,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45年(周灵王二十七年,齐景公三年),本姓田。他的祖父田书为齐国大夫,父亲田凭为齐国卿。其祖父因讨伐莒国有功,齐景公赐姓孙氏,封齐都临淄之北乐安(今广饶县)为食采之邑。


孙武出身于将卿门第,自小就受到齐文化尚武精神的熏陶,对军事有浓厚的兴趣。在其祖、父两辈人的影响下,早年就开始了对“兵法”的研究和论著。他博览群书,漫游各地,考察历代战争和战场,研究前人的兵法理论和实践,使《孙子兵法》在他未离开齐国之前已基本成形。

公元前512年左右,齐国的高、栾、鲍、孙四族发生谋乱,孙武恐败后遭株连,被迫离开齐国,奔到吴国,隐于今江苏吴县,在伍子胥的推荐下孙武把自己潜心撰著的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晋献给吴王阖闾,被吴王任为将军,开始了他叱咤风云的军旅生涯。

公元前512年——公元前506年,孙武采取了“扰楚”、“疲楚”的战略与楚军进行了多次战争,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,大大削弱了楚国的实力。公元前 506年冬,吴王以孙武为将军,伍子胥为参谋,亲自出征伐楚。孙武指挥吴军与楚军经过5次激战,重创楚军。柏举一战吴军大获全胜,楚军主帅囊瓦弃军逃跑,大将史皇死于乱军之中。孙武挥师渡过汉水,兵不血刃占领了楚国都城郢都。

孙武战功卓著,使他名传千古的是他那部被世界公认为“兵学圣典”的《孙子兵法》。《孙子兵法》全书十三篇,5000余言,是我国最早的优秀军事著作。 《孙子兵法》揭示了战争的重要规律,论述了战争论、治军论、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;注重分析情况,全面分析敌我、众寡、强弱、虚实、攻守、进退等;提出 “兵无常势,水无常形”,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;强调战略战术上的“奇正相生”和灵活运用;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,为古今中外军事家、政治家所重视。《孙子兵法》被译成日、法、英、德、俄、捷、朝等数十种文字流传于世,并被广泛应用于政治、经济和外交诸领域。

孙武祠位于广饶县城中心,占地面积7000多平方米。该祠以关帝庙为主体,内含4个融古代与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仿宋式四合院。大门内为孙武祠的南院,院落正中矗立着一尊汉白玉孙武雕像,高4米,身佩宝剑,手持兵书,昂首挺胸,睿目远眺。两边厢房为卷棚式仿古建筑。南院与北院由一歇山式仿宋门庭相通。北院的主体建筑为关帝庙大殿,殿内正中端坐着一尊巨型仿铜孙武塑像,两侧陈列着各种仿制的先秦兵器。三面墙壁上悬挂着孙武生平事迹壁画和仿制的《孙子兵法》 十三篇木简。北院两侧为东、西厢房。西厢房中间有一穿廊,使北院与西北院联为一体。西南院为博物馆。整个孙武祠殿台亭阁,布局精巧匀称,结构错落有致。青砖黄瓦、朱门明轩、曲径回廊、柏槐花卉相互映衬,可谓巧夺天工,妙趣横生。孙武祠内的关帝庙大殿,始建于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因而又称“南宋大 殿”。该殿全木结构,是山东省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、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木结构建筑,是研究唐宋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,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价值。1977 年,该殿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后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三、汉相倪宽


倪宽(?——前103年),西汉千乘郡(今广饶县倪家村)人。幼年家境贫寒,他经常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,在下地干活的时候,总是把经书挂在锄把上,有空即读。至今,“带经而锄”的故事,仍在民间广为流传。

倪宽聪明好学,西汉著名学者、“欧阳学”(今文《尚书》)的创立者欧阳生很喜欢他,收为学门弟子,亲授《尚书》之学。之后,倪宽又受业于孔子后裔、西汉经学博士孔安国。因此他在经学,特别是《尚书》研究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,被选为郡国博士。

元狩三年(公元前120年),倪宽做了侍御史(掌纠察举荐的官)。他在给汉武帝讲论“经学”时引经据典,把《尚书》中的《尧典》、《舜典》讲得非常精辟透彻。汉武帝非常高兴,提升他为中大夫,专管朝廷议论之事。

元鼎四年(公元前113年),倪宽升为左内御史,负责治理关中地区的民政。他重教化,选贤能,缓刑罚,兴修水利,体察民情,关心民众疾苦。他首创开凿了 “六辅渠”,使郑国渠两岸高地得到了灌溉;制定颁布了“水令”,解决了上下游用水的矛盾,使关中地区的农业出现丰收。倪宽治国丰盈,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戴。

元鼎六年 (公元前111年),倪宽被封为御史大夫,位置相当于副宰相,帮助汉武帝执掌朝政。元封六年(公元前105年),倪宽奉诏主持修改历法。他召集中大夫公孙卿、壶遂、太史令司马迁和方士邓平等20余人修改历法,推算制定出新历法——《太初历》,即今天的夏历或农历,自西汉太初元年实行,经过2000余年的不 断改进,沿用至今。

倪宽于太初二年病逝,归葬故里。他的著述十分丰富,有《倪宽》、《倪宽赋》、《封禅赋》等,均早散佚。


四、柏寝台


柏寝台位于广饶县城东北12.5公里的花官乡桓台村南隅,西距乐安故城4公里,为人工所筑,因其“以柏木为寝室于台之上”而得名。据明嘉靖《山东通志》 载:齐桓公曾盟诸侯于此,故又称“桓公台”。相传,柏寝台最初高3丈,方圆10大亩(今40亩),台上殿宇壮观,台上及周围翠柏苍郁。1995年4月,市 历史博物馆对此台进行全方位的考古钻探和局部清理,发现台基东西长180米,南北宽150米,总面积2.7万平方米,台高8~10米,与传说基本相符。现 台高6米,东西长160米,南北宽120米,总面积1.92万平方米,虽经2600余年的风雨侵蚀,台上古建筑已不复存在,但仍雄奇伟岸,蔚为壮观。 1985年,柏寝台被东营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五、吕剧发祥地

吕剧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,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。它以纯朴生动的语言,优美悦耳的唱腔,丰富多彩的音乐语汇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。

吕剧是由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演化而来的,自成戏至今,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。吕剧发源于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时家村,始成于1900年。当时被艺人称为“化妆扬琴”,而民众则以“驴戏”、“捋戏”或“小戏”等称之。

艺术源于劳动,源于生活。吕剧这一民间艺术所以发源于时家村,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条件。时家村地处入海口处,时常受到黄河泛滥的威胁,黄河每一次决堤,都给沿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,人们拖儿带女,背井离乡,以四处乞讨为生。洪水使人们饱受苦难,苦难让人们聪明起来。渐渐地人们把伸手乞讨改为唱着小 曲求舍,由单纯乞讨变为艺术与食物的交换,使少数人由讨饭人变为早期的乡间流浪艺人。这些民间艺人在走村串乡中,学到了外地的许多曲调,将其糅合到自己创作的曲调中,逐步形成了吕剧艺术。

吕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时殿元,是时家村人,自幼就唱着小曲讨饭。约在1887年前后,时殿元曾到被称为“戏窝子”的菏泽地区学习琴书,技艺大进。 1893年,时殿元与徒弟组成山东琴书班社,起初在广饶、博兴、惠民一带,后来经常活动在淄博、潍坊和胶东一带,有时还远到省外演出。所到之处,声名鹊起,深受欢迎。1900年,时殿元将琴书段子《王小赶脚》改编为化妆戏演出,因为《王小赶脚》以“驴”为道具,群众就称其为“驴戏”,这就是吕剧的雏形。 新中国成立后,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高度重视,1950年政务院发出了《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》。山东省政府在贯彻这一指示时,委托省文联对各地戏曲剧种进行调查,把化妆琴书作为有代表性的剧种进行重点改革,以便推动全省戏改工作。通过对《小姑贤》、《兰桥会》等传统戏的加工改革,使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极 大提高。特别是创作现代戏《李二嫂改嫁》以后,开创了吕剧艺术的发展时期。因为对吕剧艺术没有一个正式名称,就请当时的省文联副主席陶钝为其起名,陶钝就把“鲁”字赠送他们,称之为“鲁剧”。时任省文化局长的王统照认为欠妥,他取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“六吕”之“吕”字,称为“吕剧”,喻其有“黄钟大吕” 之声,又能谐民间“驴戏”之音,得到大家的赞同,为吕剧正式定了名。

吕剧是东营人民为祖国的戏曲事业做出的特殊贡献,是民间艺术的精粹。东营以吕剧故乡而闻名于世,如今的吕剧,在东营家喻户晓,人人爱唱。“一听剧团进了 庄,男女老少着了慌,大嫂在灶前忙做饭,饼子贴在了门框上”,就是人们热爱吕剧的真实写照。吕剧已成为黄河口文化的一个品牌。


六、移民文化

东营市境内有地方、油田、石油大学、济南军区生产基地“四大家族”,180万人口中有35个少数民族。东营人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,四面八方的文化在黄河 三角洲碰撞、汇聚形成外来文化与当地“草根”文化的交流和融合,给黄河口文化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,丰富了地域文化的内涵,使黄河口文化有了对外开放、兼收并蓄的特点,具备了极大的包容性。移民文化是黄河口文化的重要补充。

历史上,黄河三角洲地区经历了三次较大的移民:一是元末明初的大移民。元朝末期朝廷实行了“请住户”政策,从内地往沿海一带的垦利、利津迁移民众。如垦 利县董集乡的几个请住村,原宁海乡的宋家村等大多是那一时期形成的。到了明朝时期的洪武、永乐年间,朝廷从山西洪洞、河北枣强往黄河入海口一带移民。现在垦利县西部的乡镇有102个村庄就是那时形成的。流传至今的古老民谣:“问我祖先在何处?山西洪洞大槐树”,“要问祖上在哪边?本是直隶枣强县”,就是明初大移民的佐证。这期间,近的有淄川、滨州、博兴、章丘,远的有浙江、湖南等地盐民、盐商、灶户、逃荒户到这里定居形成的村落。二是民国时期的大移民。 20世纪30年代,国民党赵升德部来黄河入海口处实行军事屯垦,并招来大批佃垦户。20世纪30年代中期,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实行了大移民政策, 从鲁西南大批移民到入海口一带屯居开荒。三是建国后军垦、农垦、石油开发形成的大移民。20世纪50年代、60年代,国家为了开发黄河三角洲,在入海口一带建起了国营农场、军马场和共青团林场,从全国各地迁徙来的知识青年、退伍军人纷纷来入海口安家落户,掀起了军垦农垦的开发热潮。20世纪60年代,在入 海口一带发现了石油矿藏,国家又调集全国各地的石油大军,在黄河三角洲开展了石油大会战,建立了中国第二大油田——胜利油田,谱写了黄河三角洲开发史上的壮丽篇章。

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的移民,带着自己的文化理念和传统习惯,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黄河三角洲上,为了共同的生存和发展目标,和睦共处,休养生息。不同的地域背景和特色的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,相互融合,相互促进,经过近千年的发展,形成了黄河口宽容、和谐、开放的文化特质。


七、革命文化


东营市是革命老区,这里有中国现存最早的中文译本马克思、恩格斯的巨著《共产党宣言》;1925年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支部;1940年就建立了中 共垦区委员会。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,这里的人民打日寇,灭蒋匪,求翻身,闹革命,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,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。

在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珍藏的最早中文全译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是1920年8月由我国早期的革命家陈望道翻译出版的,有着极其珍贵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。更为珍贵的是,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同革命风雨相联系,它历经战火磨难,饱浸着烈士的鲜血,直接指导了东营人民的革命斗争。这本《共产党宣言》,是由党的一大 代表王尽美、邓恩铭从上海带到济南,又由早期女党员刘雨辉从济南带到广饶的。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,广饶刘集村党支部书记刘良才,经常召集党员学习这本宣言,他们亲切地把马克思称为“大胡子”,说照“大胡子”说的去做,没错。人们在“大胡子”的指引下,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与国民党反动派斗,与日本帝 国主义斗,终于赢得了革命斗争的胜利。

抗日战争时期,广饶、垦利、利津一带成为著名的“垦区”抗日根据地,建立了垦区民主政权和中共地方组织机构,不仅成为清河区平原游击战争的可靠后方,而且有力地支援了胶东、鲁南的抗日根据地,被誉为鲁北平原上的“小延安”。这期间,我党清河区的党政军等机关和后勤部门活跃在“八大组”(今垦利县永安 镇),许世友、杨国夫、马千里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宣传马克思主义,宣传党的主张,组织群众,指挥战争,为垦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。在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感召之下,垦区人民奋力生产,支援前方,踊跃报名到前线参战。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,垦区几万人先后参战,上千人英勇牺牲,数万人拥军支前,为人民军队 提供了大量的粮食、军装等军用物资,用生命和鲜血书写了垦区的光辉历史,铸就了垦区人民爱党爱军、以国为重、不怕牺牲、无私无畏的高尚情操,构成了革命文化的主旋律。这时期的文化,是以爱党爱军、崇尚革命、参军支前、无私奉献为基本特征的。老区的革命文化,是在血与火的熔铸下塑造的,是无数先烈用鲜血与生 命奠基的,应是黄河口文化的核心和灵魂。她把老区文化建筑在了先进理论的基础之上,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,有着极其强烈的感染力。


八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——中共广饶县刘集支部旧址


中共广饶县刘集支部旧址位于广饶县大王镇政府以南1.5公里处的刘集村,是山东省乃至全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之一。

1925 年春节,在济南工作的刘子久受党组织的指示,利用探亲之际回家乡发展党员,他首先介绍堂叔兄刘良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同年春,刘良才介绍本村刘英才、刘洪才、刘春山等人入党,并建立了中共广饶县第二个农村党支部——刘集党支部,刘良才任书记,刘英才、刘洪才为委员,隶属于中共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。中共刘集党支部建立后,积极宣传革命道理,秘密发展党员,建立党的组织。他们先后在刘集、延集、黄桥、封庙、菜园等村秘密办起农民夜校,建立农民协会和童子团等革 命群众团体。在大革命高潮中,深入开展秘密或公开的革命活动,如刻印传单、张贴标语、召开会议、教唱歌曲、街头演讲等,积极宣传马列主义和十月革命。通过这些活动,大大提高了农友们的阶级觉悟,农民运动开展地轰轰烈烈。

1927 年8月,中共广饶特支建立,刘良才任特支书记兼任刘集村党支部书记。此后,刘集支部在中共广饶特支的领导下,广泛开展革命宣传,积极发展党的组织,领导农民群众开展了“觅汉增资”、“短工增资”、“吃坡”和“砸木行”等农民反霸斗争,大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。

1928 年12月,中共广饶县委在广饶特支的基础上宣告成立,刘英才任县委书记。翌年1月,刘良才接任书记兼任刘集支部书记。期间,县委以刘集村为基地,大量印发揭露反动统治阶级的罪行,号召人民群众觉醒与之斗争的传单。刘集支部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,组织党团员和革命积极分子成立了“拳房”习枪练武,并积极做好改 造“红枪会”会员的工作,使他们从封建迷信的羁绊下解放出来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刘集党支部带领党员群众积极投入到了抗日救国的斗争。为了打败日本侵略者,创建革命根据地,他们前赴后继,英勇斗争,付出了很大的代价,全村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房屋被烧毁,无数群众惨遭杀害。但刘集村的党员群众没有被吓倒,而是更加激起了与之血战到底的决心,直至取得抗日斗争的伟大胜 利。在解放战争中,刘集党支部的党员带头参军、参战,踊跃支前,为夺取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建国后,刘集党支部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,跨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征程。

现存放于东营市历史博物馆内的《共产党宣言》,就是当时刘集支部的宝贵学习材料。这本由早期共产主义者陈望道1920年底在上海冒着被杀头的危险,依据 一部日文本《共产党宣言》转译出版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文本,是1926年春节由祖籍刘集村的刘雨辉带给刘集支部的。在抗日战争中,敌人曾三次来刘集村扫 荡,全村的房屋大部分被烧毁,老共产党员刘世厚冒着生命危险,多次将《共产党宣言》秘密转移,终于把这本宝贵著作保存了下来,经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珍藏品,他于1975年将其捐献给了国家。

1990年,中共广饶县委为发挥中共刘集支部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大作用,对其旧址进行了修复,并树立了纪念碑。